能源新贵可控核聚变?这些A股标的或成 “核” 动力引擎(附股)
2025/4/1 22:21:58今日可控核聚变概念大涨,老师之前也简单梳理过相关标的,很多学员说还是不了解,所以老师今天给大家仔细讲解一下~
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一句话概括,可控核聚变就是一种通过控制核聚变反应,让它能够按照人类的需求稳定、持续地释放能量,从而有望提供清洁、高效、几乎无限的能源的技术。也被称作是一种“终极能源”。
可控核聚变消息面上的催化老师已经梳理过,这里不多赘述了。
它的商业化进程加速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1. 技术突破与工程化落地
- 全球多项技术突破推动行业逼近商业化临界点,如中国“环流三号”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MIT的成本革命、日本AI磁约束技术等。
- 我国新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如“洪荒70”)及紧凑型聚变装置(如BEST项目)进入密集安装期,标志技术验证进入新阶段。
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国际政策转向支持核能,如世界银行计划解除核能融资限制,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将核聚变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 专项债、白皮书等顶层政策预期出台,中核集团等国家队加速增资布局。
3. 订单催化与产业验证
- 2025年以来,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累计发起46项核心部件采购招标,国光电气、合锻智能等公司订单逐步落地。
- 行业规模预期: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3312亿美元,2031年增至4915亿美元(CAGR 5.8%),2030-2035年装置市场规模或达2.26万亿元。
4. 产业链上游优先受益
- 超导材料、磁体系统、真空部件等上游环节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大。
核心受益公司及业务布局
一、超导材料与磁体系统
(点击股票可查看个股详情,包含三红指标等)
- 核心逻辑:子公司东部超导提供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磁体绕组,商业化订单潜力巨大。
- 核心逻辑:研发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参与紧凑型聚变装置配套。
- 核心逻辑:参股上海超导(国内超导磁体龙头),年报或首次披露核聚变业务数据。
二、核心部件与装置制造
- 核心逻辑:ITER项目核心供应商,提供偏滤器、包层系统等关键部件,核聚变业务占比或突破20%。
- 核心逻辑:承担BEST真空室部件制造,2亿元订单预计2025年底完成。
- 核心逻辑:子公司安泰中科专注钨铜偏滤器等聚变堆核心材料。
三、配套设备与协同企业
- 核心逻辑:控股子公司意大利EEI为ITER提供磁体电源控制系统,实现进口替代。
- 核心逻辑:民用核能设备经验丰富,参与ITER项目部件制造。
四、其他潜力标的
- 雪人股份 (002639):研发生产“兆瓦级”大型氦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将相关产品应用于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
- 大西洋 (600558):核电焊接材料供应商,产品用于聚变部件制造。
- 久盛电气 (301082):核聚变领域少量产品应用。
完整产业链图谱👇🏻
以上标的建议结合
五绝战法+三红指标筛选
流水不争先
争的是滔滔不绝
梳理不易
记得点赞+评论+打赏
特别是点赞和评论
❤策略币多少都是爱 ❤
大佬可以打赏888
㊗️账户长虹✨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2016-03-25 09: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