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重挫原因何在?板块走势背后藏何玄机详细分析?
2025/1/10 16:27:02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33%,深成指跌1.80%,创业板指跌1.76%,北证50指数跌2.78%。全市场成交额11630亿元,较上日放量335亿元。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飘绿。
板块题材上,机器人、半导体、PEEK材料板块涨幅居前;互联网电商、零售、流感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机器人概念领涨,603990/ >麦迪科技(603990)3连板,603667/ >五洲新春(603667)、603666/ >亿嘉和(603666)涨停,301413/ >安培龙(301413)、301000/ >肇民科技(301000)、300100/ >双林股份
涨停天梯榜:
【7连板】;美邦股份。
【6连板】;粤宏远A。
【4连板】弘讯科技(603015)。
【3连板】;麦迪科技。
【2连板】飞龙股份、002571/ >德力股份(002571)、002811/ >郑中设计(002811)、002917/ >金奥博(002917)、600128/ >苏豪弘业(600128)、600601/ >方正科技(600601)、博通集成、五洲新春、603777/ >来伊份(603777)。
最强风口榜:
NO.1;【机器人概念】 板块内10家涨停,4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4天4板,涨停股代表:弘讯科技、麦迪科技。
NO.2;【创投】 板块内10家涨停,5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6天6板,涨停股代表:粤宏远A、苏豪弘业。
NO.3;【新能源汽车】 板块内9家涨停,3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2天2板,涨停股代表:五洲新春、飞龙股份。
消息面:
1、央行主管媒体援引专家:要避免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过度解读 当前市场有“抢跑”之嫌
据央行主管金融时报报道,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业内对此关注度很高。近期601696/ >中银证券(601696)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提醒,要避免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过度解读。管涛认为,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14年重提适度宽松,更多是对前期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确认。“综合来看,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要扩大政府债券的发行,必然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维持低利率、宽流动性的环境。”管涛表示,但当前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有“抢跑”之嫌,透支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利好。管涛提醒,潘功胜去年6月以来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长期利率单边下行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实际上,从4月开始,央行就多次预警长期利率单边下行的风险。但目前来看这个风险并没有收敛,反而是进一步发散。
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3、三部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
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朝阳区等101个市(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纳入政策实施范围的项目包括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展览馆、会展中心、体育馆、保障性住房以及旧城改造项目等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含适用招标投标法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鼓励各政策实施城市将其他政府投资项目纳入实施范围。
4、特斯拉在中国推出升级版Model Y,起售价为263,500元
特斯拉在中国推出升级版Model Y,起售价为263,500元。
5、预告: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1月14日(星期二)下午3时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今日A股市场暴跌主要原因分析:
1. 国际市场影响:外部环境压力加大
(1)美联储鹰派态度加剧资金外流压力
近日美联储释放的政策信号表明,高利率政策可能维持更长时间。这导致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资金回流美元资产,触发外资大幅流出A股市场。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明显,反映出外部资金对短期A股的态度谨慎。
(2)全球经济增长担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下调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市场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面临更大的资金避险压力。
(3) 全球经济放缓
近期公布的全球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尤其是欧美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数据低于50的荣枯线。1月9日,美国12月ISM制造业指数为47.4,创2022年以来新低;欧元区综合PMI降至49.3。这些数据反映出全球经济正处于同步放缓的趋势,对新兴市场资本流入产生负面影响。
(4) 美元走强与资本流出
1月10日,美元指数上涨至109.18,连续五日上行。美元强势导致部分国际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至美元资产。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5年1月前10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净流出累计达32亿元,其中1月10日净流出12.5亿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压力。
2. 国内经济与政策信号不足
3.1 货币政策调整
2025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后续流动性释放的时间窗口仍存不确定性。这一政策调整引发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根据Wind数据,1月10日隔夜回购利率上升至2.15%,较前一日上升12个基点。
3.2 政策刺激预期调整
2024年底以来的消费刺激政策效果逐步减弱。以汽车以旧换新为例,1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仅为2.5%,低于市场预期的5%。市场对新一轮政策刺激的信心减弱,对A股市场情绪形成打击。
3. 资金面压力
(1)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
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超过50亿元,显示外资在短期内对中国资产的态度较为保守。这种趋势的持续性直接削弱了市场的流动性,并对核心资产估值形成压力。
(2)内部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国内两融资金持续减少,融资余额下降明显。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短期交易行为更加趋向保守,导致市场交投清淡,抛盘压力显现。
4. 市场技术面与情绪
(1)关键技术支撑位失守
上证指数今日跌破3200点这一关键心理关口,触发技术性止损盘的集中抛售。均线系从技术面来看,上证指数的日K线显示出明显的空头排列形态。10日均线和20日均线均向下运行,MACD指标的绿柱持续拉长,表明市场短期内仍有下行风险。此外,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1万亿元,较前一日缩减12%,显示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5.2 资金指标与市场操作建议
从资金流向来看,1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达125亿元,连续五日保持流出态势。机构首控个股数量减少,AI量化系统标红的股票数量亦从前一日的120只下降至68只,表明市场整体承压。统的下行压力加剧了市场的看空情绪。
(2)情绪极度低迷
市场情绪评分降至冰点区间,反映投资者对后市缺乏信心。热点板块的全面调整使得市场缺乏明确的领涨方向,而避险情绪导致资金涌入银行和防御性板块,进一步压制市场活跃度。
5. 板块与个股因素
(1)高估值板块获利回吐
近期涨幅较大的半导体、新能源等高估值板块遭遇资金大幅回吐,多只龙头个股放量下跌,板块内赚钱效应快速消退。
(2)中小盘股抛压加剧
中小盘股表现疲软,部分个股跌停潮的出现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恐慌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
综合分析
今日A股的暴跌是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压力与国内经济复苏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资金流动性下降、技术面破位和市场情绪的共振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跌幅。短期来看,市场可能需要更明确的政策信号和外部风险的缓解来提振信心。
-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2016-03-25 09: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