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股市头条

【研报精选】宇树科技再出圈,机器狗概念火热(附股)

2024/12/24 21:51:17


昨日,宇树科技更新一条Unitree B2-W机器狗视频,并配文称,“在发布量产一年后,Unitree B2-W工业轮足,觉醒了更多天赋技能!”视频显示,目前,UnitreeB2-W机器狗可以完成托马斯全旋、侧空翻、360°跳跃转体、冲跳、极地跑酷,从极为陡峭的山坡上快速滑下,在浅水中疾行,在溪流中逆流爬坡,从2.8m楼顶跳下、负载40kg前进爬坡,甚至能驮起一名成年男子前行。


不久前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受访时,谈到人形机器人与机器狗的关联时曾表示,“我们做人形机器人还是非常快的,到现在已经发布了两款人形机器人,第一款去年下半年已经量产发布。因为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底层原理比较类似,关节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电控系统、控制软件、AI算法等等,我们过去做机器狗的时候把很多底层技术都掌握了。”




需求角度:人为什么需要机器狗?


王兴兴在去年接受采访时做出了明确回应,他表示,“一方面,人类本身对猫狗这样的宠物有好感,而机器狗免去了照料吃喝拉撒的麻烦,又能够给予主人陪伴。另一方面,机械本身与生物带来的是两种感受,是一种潮玩,会吸引极客(狂热于技术的人)。”但他也坦言,如今四足机器人的消费端口还没有完全打开,主要堵点在于AI能力还达不到要求。


另外,除了消费端,四足机器人还广泛应用在教育端和行业端中。在农业、工业领域,以及特定的安防巡检、勘测探索、公共救援、医疗防疫陪护等重磅行业中,能够代替人类进行繁重工作,或者进入一些危险场景作业。



无论是人形还是四足,机器人研发的目的始终是一致的——更好地辅助人类。与人形机器人相比,机器狗为代表的非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更超前。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你追我赶,良性竞争


人形机器人是解决全球劳动力短缺的重要工具,也是AI落地的最重要载体之一。人形机器人系统复杂,走向量产落地,软件端需要具备云计算、大数据解决能力协同,硬件端需要强大供应链支撑。


特斯拉是全球人形机器人先行者,在软硬件体系均具备优势。软件端,FSD自驾系统可在人形机器人复用,超算系统Dojo可加速研发。硬件端,特斯拉Optimus历经7次迭代,已正在逐步培养供应链体系,且供应链已趋向成熟,在规模量产方面具有优势。



AI和数据是特斯拉核心优势之一特斯拉硬件优势在于,机器人与汽车产业链相关性高,人形机器人可借鉴汽车产业链。



华为:早有布局,具身智能更具看点


比特斯拉,华为在机器人领域早有落子,已初步建立生态链华为在国内较早切入机器人领域多年华为在机器人领域可追溯至2017年与爱丁堡大学、软银签订协议,围绕AI+机器人开展研发。2020年以来陆续申请机器人相关专利。



2022年4月华为首次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与达闼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机器人应用领域技术攻关、行业应用等创新合作。2023年6月,华为投资8.7亿成立东莞极目机器公司,专注于研发AI技术应用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2024年6月21日,华为开发者大会在东莞举行。会上发布了盘古大模型5.0,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个方面全新升级,全面赋能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多领域发展。


9月19日至21日,以“共赢行业智能化”为主题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华为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创的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动,三方以打造具身智能行业创新解决方案为牵引,推动具身智能在产线上解决更多难题。



2024年11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致力于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以产业示范应用场景为牵引,开展技术攻关和联合创新,为研发成果及产业化技术搭建创新枢纽,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


投资建议


从国内新质生产力和全球工业4.0的大方向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经在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产业链各个环节高速发展。应用端的机器人方面,从之前的工业机器人单一的应用场景开始进入到人形机器人的变化,未来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引起市场进一步关注与热议,相关产业链迎来新的预期与关注度。


择时关注:机器人、减速器、人工智能等


002137实益达、002067景兴纸业、600580卧龙电驱


002576通达动力、300879大叶股份、300252金信诺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国产厂商导入供应链进度不及预期。


参考资料:财联社、科创板日报、开源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


老师梳理不易

亲们记得一键三连

点赞+评论+打赏


特别是点赞和评论

❤策略币多少都是爱 ❤

大佬可以打赏888


编辑:风口研报
主稿:风口研报 执业编号:A0380624040011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