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经济周期-2035之四(刘易斯拐点)
2024/4/29 18:32:03刘易斯拐点,也称为刘易斯转折点,是由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的理论,用于描述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国家从初级阶段向工业化阶段转变的临界点。
在这个转折点上,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达到一个瓶颈状态,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短缺。刘易斯拐点标志着劳动力市场从供给过剩转向供给短缺,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说白了就是便宜劳动力没了,不能支撑低端制造业了,跟其他国家相比没有竞争力。
如图所示,中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对比已经没有优势了。中低端制造业向越南印度转移。
中国总劳动力人口已经开始下滑了,而东南亚劳动力依然处于人口红利阶段。
2015年后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移动已经结束,廉价劳动力,已经接近消失了,中低端产业链向越南转移。
如果这个时候经济不能向中高端服务业转型,中国的发展周期就结束了。永远被困在没有竞争优势,而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业中。于是贸易战开始了。以华为为首的数百家企业被制裁,不允许你发展高科技,一定要把你困死在这里,终结中国的快速发展。
经济学家丹特,早在十年前就预测到了,美国必然向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扼杀中国的快速发展。
如上图: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高速成长,势头迅猛,这让国外极度担忧。
如上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无法撼动。中国的伟大复兴,无法阻挡。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出口结构中,一定要降低低端制造业的占比,降低传统制造业的占比,提升服务业占比,提升高科技占比,提升高附加值的产品占比,提高科技密集型产品的占比。
如果破解这一困局?
发展一个国家主要考三方面要素:人口,科技,制度推动。
当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的时候,“工程师红利”爆发了。有统计显示,中国是拥有工程师最多的国家,从2000年到2020年,20年时间里中国培养了6000万名工程师。有专家提出,用不了几年,中国工程师的数量将比德国人口还要多。尤其是理工科的毕业生大幅度增加,这给中高端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这是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新鲜血液。
举个例子:中国的医学工程师的工资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其他行业也是一样,这大大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光伏,新能源汽车,遥遥领先,未来2年芯片产业链问题将会全部解决。
预计到2035年左右,中国服务业占比将会从53%左右提升到67%以上。芯片设计,金融,高科技研发,都属于服务业,这是最赚钱的行业,这里面必然诞生出优质公司。服务业占比增加的股票市场,将会走出美国式的牛市。
寻找机会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战略问题解决了,下面就是战术问题。下一期,重点研究转型服务业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2016-03-25 09: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