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护肤品产业分析
2023/3/15 17:31:00一、功能性护肤品产业介绍
护肤品是一种能补充皮肤养分,保湿锁水、调节肌肤油水平衡,促使皮肤健康润泽、达到美颜目的的日用化妆品,同时它还具有抗皱、防衰老、祛痘、美白、抗炎舒敏等功效。护肤品是化妆品中的基础护理类,包括面部护理、身体护理、手部护理和护理套装四大品类。
功能性护肤品是指专门针对问题性皮肤,有一定治疗作用的药理性护肤品,其中含有药物成分。国内目前对于功能性护肤品尚未有明确定义,在法规层面不存在“药妆品”的概念,并且规定不得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
二、功能性护肤品市场状况
1、行业政策、规范
2018年10月,国家药监局单独成立化妆品监管司,积极推进法规规范制修订。新设化妆品监督管理司明确了国家对化妆品产业的肯定与重视,出台多项政策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同时通过取消对普通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征收消费税等多项政策不断鼓励化妆品行业发展。
2021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对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各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和界定。这将使得部分中小企业或厂家不合格的产品及原料将被清理出市场,进而推动功能性护肤行业朝向规范化分析发展,为具备研发实力和高安全性功能性护肤品牌提供发展契机。
2、功能性护肤品分类与发展历程
根据效果目的,功能性护肤品主要可分为皮肤学级护肤品、强功效性护肤品及械字号医用敷料三大类。
我国护肤品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致经过了小作坊起步、工业化生产、海外品牌收购、国产品牌层出不穷等阶段、当前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国产品牌凭借电商渠道优势以及产品质量的创新在护肤品行业中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90后逐步进入职场,年青一代逐步成为护肤品消费大军,其中男性护肤市场也逐渐形成。
3、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
功效护肤已成为美妆消费新趋势。区别于一般化妆品以日常维养为主,功效性护肤品精准定位皮肤敏感、术后护理等诉求,具备高研发门槛和强复购属性,成为在颜值经济领域继美妆、医美之后挖掘的又一优质赛道。在消费者功效性需求下,国内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呈现高增长。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及生活压力增加,加上环境变化、化妆品使用不当等因素,人们皮肤问题不断增多,消费者对于健康和有效护肤的需求不断增加,功效型护肤品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行业增速远超护肤品行业增速。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功效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达308亿元,同比增长32.2%。
4、国产替代趋势
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呈逐年递增态势,这意味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有所提高,肌肤护理常识的普及和对品质生活的向往使得化妆品消费持续上升。早期功效型护肤品市场以法国商品为主;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在国货崛起大趋势下,2020年中国品牌在中国功效型护肤品市场占比提升至29.8%,发展潜力巨大。
5、竞争格局
我国护肤品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了小作坊起步、工业化生产、海外品牌收购、国产品牌层出不穷等阶段,当前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产品牌抓住机遇,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行业也步入“国货崛起”的阶段。
目前我国功效性护肤市场较为集中,前五大品牌多具有优势性成分,CR5达到67.5%。其中,贝泰妮以2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主打修护活性成分;其次是欧莱雅占比12.4%,主打修护和抗衰,紧随其后的有巨子生物、华熙生物、上海家化,占比分别为11.9%、11.6%、10.6%,产品分别主打美白抗衰、保湿(玻尿酸)、保湿和温和。
三、功能性护肤品产业链
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超300亿,且年复合增长率超30%。发展速度极快,发展空间巨大。
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环节,主要包括活性物、保湿剂、油脂等原材料;中游为生产供应环节,主要产品有皮肤学级护肤品、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美级护肤品;下游为销售环节,主要包括医院、药店、商超、美容院等线下渠道及电商等线上渠道。
上游:主要是活性物、保湿剂及油脂等原材料。从采购成本来看,生物活性物为功能性护肤品牌商主要采购原料,其占据的成本比例高,为39.5%;其次是保湿剂,采购成本占比达27.2%。
中游: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功能性护肤品牌商,品牌商凭借在生产模式、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及高市场集中度特征,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目前我国功能性护肤品牌商多采用委托加工模式,将利润率较低的规模化生产环节委托给代工厂,品牌商则专注于产品研发等高附加值业务。由于功能性护肤品更注重产品质量与功效,研发周期与研发投入都高于普通护肤品,由此建立的行业高门槛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也提升了品牌商的后续盈利空间。
下游:近年来,随着淘宝、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兴起,我国化妆品行业线上渠道持续渗透,并且愈发垂直化、多元化,电商成为第一大渠道。而美容院、专业渠道、直销占比保持稳定。
重点关注
贝泰妮300957★★
国内功能性护肤品龙头。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定位清晰,具有优秀的品牌塑造能力。公司从创立之初致力专注于对敏感肌产品的开发,经过多年积累,已经拥有围绕“薇诺娜”为核心的多个品牌,生产、销售11个大类,数百个SKU的系列产品,涵盖舒敏、美白、祛斑、抗衰、防晒等多个领域。其中,“薇诺娜”品牌专注于敏感肌肤护理和修饰,是公司长期聚焦和深度打造的主要品牌,该品牌旗下产品线齐全,涵盖护肤品类、医疗器械类以及彩妆类几个大类。
公司以“打造中国皮肤健康生态”为使命,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以皮肤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生物学、植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向消费者提供符合不同皮肤特性需求的专业型化妆品,在产品销售渠道上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据资料显示,2020年贝泰妮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为25.55亿元,2021年贝泰妮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达39.55亿元,同比增长54.79%,占总营收比重的98.32%。
上海家化600315★★
上海家化顺应市场潮流趋势,加速新品孵化,实现品类的全面布局。目前公司主要品牌包括高夫、佰草集、玉泽、美加净、典萃、双妹、启初、汤美星、六神、家安等,以及合作品牌包括片仔癀(口腔护理)、艾禾美、芳芯、碧缇丝,具有差异化的品牌资产。
其中,上海家化旗下高夫品牌是中国化妆品市场上第一个男士护肤品牌,不断研发出专为中国男士高级定制的产品。公司共打造了18个系列、逾140个单品,产品系列跨越护肤、发用品、沐浴和香水四大领域。作为国内首个并领先的专业男士护理品牌,高夫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男士的肤质、护肤需求和生活习惯,针对中国年轻消费市场,打造全新面部护肤系列。2021年公司与国际IP哆啦A梦,推出了联名款产品和潮乐又吸睛的定制周边,在多社交平台战略之下,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曝光度与销售额都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四、总结
护肤品是一种能补充皮肤养分,护肤品是化妆品中的基础护理类,包括面部护理、身体护理、手部护理和护理套装四大品类。功能性护肤品是指专门针对问题性皮肤,有一定治疗作用的药理性护肤品,其中含有药物成分。
2021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对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各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和界定。这将使得部分中小企业或厂家不合格的产品及原料将被清理出市场,进而推动功能性护肤行业朝向规范化分析发展,为具备研发实力和高安全性功能性护肤品牌提供发展契机。
根据效果目的,功能性护肤品主要可分为皮肤学级护肤品、强功效性护肤品及械字号医用敷料三大类。我国护肤品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大致经过了小作坊起步、工业化生产、海外品牌收购、国产品牌层出不穷等阶段、当前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及生活压力增加,加上环境变化、化妆品使用不当等因素,人们皮肤问题不断增多,消费者对于健康和有效护肤的需求不断增加,功效型护肤品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行业增速远超护肤品行业增速。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功效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达308亿元,同比增长32.2%。
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呈逐年递增态势,这意味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有所提高,肌肤护理常识的普及和对品质生活的向往使得化妆品消费持续上升。早期功效型护肤品市场以法国商品为主;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布
局,在国货崛起大趋势下,2020年中国品牌在中国功效型护肤品市场占比提升至29.8%,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功效性护肤市场较为集中,前五大品牌多具有优势性成分,CR5达到67.5%。其中,贝泰妮以2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主打修护活性成分;其次是欧莱雅占比12.4%,主打修护和抗衰,紧随其后的有巨子生物、华熙生物、上海家化,占比分别为11.9%、11.6%、10.6%,产品分别主打美白抗衰、保湿(玻尿酸)、保湿和温和。
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超300亿,且年复合增长率超30%。发展速度极快,发展空间巨大。基于功能性护肤行业技术壁垒、研发壁垒较高,且属于新兴赛道,建议关注占据较多市场份额的行业头部品牌如贝泰妮、上海家化等。
免责声明
投资顾问承诺:
本报告来源策略研究中心,本报告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在作者知情范围内,公司与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利害关系。
重要声明:
本文观点由危增俤(执业编号:A0380621040006)陈放(执业编号: A0380619120001)编辑整理。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资讯提供:
杭州顶点财经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证书号913301087996770893】
-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2016-03-25 09: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