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股市头条

同花顺

2023/2/28 17:24:23

同花顺于2019 年提出“All in AI”的战略方向,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全资打造同花顺人工智能研究院。同花顺有丰富AI 领域经验和落地产品。同花顺是国内较早布局人工智能的上市公司,2009 年成立i 问财,2016 年上线智能语音助理,2017 年上线Open AI开放平台,2018 年发布智能外呼、智能客服、智能质检、智能转写等智能语音系产品,2019 年推出AI 理财师、舆情监控系统

同花顺AI技术探索领先,将其作为核心业务发展方向(下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并持续加大AI投入),目前旗下AI产品包括客服机器人、虚拟人、智能外呼、智能投资助理等,OpenAI开放平台面向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私募/高校/政府等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一方面,公司通过AI技术对现有业务形成支撑,提高内部运营效率、改善C端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公司探索AI技术在不同行业的运用(积极拓展至生活、医疗、教育等更多领域)、向B端客户输出,贡献新业务增长点。

公司的iFinD产品实现了基于语音交互与智能搜索服务、机器阅读研报、研报知识图谱自动生成等一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在研智能金融服务平台具有研究基于知识图谱,深度学习技术的内容自动生成技术。


一、公司概况

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33),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单位。公司注册资金53,760万元,是专业从事金融大数据处理、金融信息云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下设杭州核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浙江同花顺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浙江同花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同花顺数据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同花顺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同花顺人工智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多家全资子公司。近几年,公司荣获了“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中国证券市场20年最具影响力机构”等30余项荣誉及资质。

  公司十分重视创新与技术研发,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占公司总收入都在15%以上。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等合作,建立各类研发平台,公司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人工智能企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公司在技术布局、技术团队、知识产权获得上都处在业内领先地位。公司较早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搜索、人工智能、金融工程、语音交互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拥有成熟、稳定的技术开发精英团队,建立了一支信息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公司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各类机构客户提供软件产品和系统维护服务、金融数据服务、智能推广服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金融资讯、投资理财分析工具、理财产品投资交易服务等。同时公司已构建同花顺 AI开放平台,可面向客户提供智能语音、智能客服、智能金融问答、智能投顾、智能质检机、会议转写系统、虚拟数字人、智能医疗辅助系统等多项AI产品及服务,可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私募、高校、运营商、政府等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增值电信服务、软件销售及维护服务、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等。

1.png 

三、行业背景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人工智能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全方位融合赋能金融行业的业务领域和场景应用,人工智能助力金融行业升级的序幕正式开启。

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在文字、语音和图像等各类信息的自动挖掘、提取和处理方面表现出的强大能力,成为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加速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领域规范不断出台,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2019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方向,推动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的“四梁八柱”。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上述目标已基本实现,金融科技正在成为驱动金融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据测算, 2021年AI+金融核心市场规模达到296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677亿元,到2026年,核心市场规模达到666亿元,CAGR=17.6%,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562亿元,CAGR=18.2%。

2.png 

现阶段AI+金融领域的主要玩家包含互联网大厂、AI企业、智能硬件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子公司等4大类,其业务均呈现全栈式布局趋势。鉴于AI金融行业存在技术要求高、信息安全严苛以及金融行业本身敏感的特性,建议关注行业内技术落地,已形成规模化、规范化业务的龙头企业。

四、公司优势

1、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占据先发优势

2009 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以行情交易软件起家,收入主要来自软件销售,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公司以“软件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迅速积累了流量,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也是国内最大的网上证券交易供应商之一。

公司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持续深耕,已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品种多、更迭快的智能理财服务平台,产品及服务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各层次参与主体。C 端方面,公司通过“平台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不断积累流量,金融服务网注册用户约 5.9 亿人,客户端日活用户约 1445 万人,周活用户约 1916 万人;B 端方面,公司业务已覆盖国内 90%以上的证券公司,以及公募、私募、银行、保险等各类机构客户。

2021 年,我国证券投资者数量达到 1.97亿户,同比增长 11.04%。中证登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2 月 25 日,我国证券投资者数量已经达到 2 亿户,自 2016 年初首超 1 亿户后,6 年内实现翻番。同时,2019 年以来,两市交投活跃程度较高,2021 年沪深市成交金额超过 2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74%。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市场越活跃,公司越受益。

3.png 

2、提出All In AI,较早发力人工智能

早在 2009 年,同花顺开始布局人工智能,成立“i 问财”部门,定位为金融垂直搜索引擎,为股民提供股票信息搜索服务;2012 年,问答功能上线,可以给出用户想要的答案,并拓展出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多领域;2015 年,同花顺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技术达到第一梯队;2017 年,同花顺 AI 开放平台上线,可面向客户提供数字虚拟人、智能金融问答、智能语音、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质检机器人、会议转写系统、智慧政务平台、智能医疗辅助系统等 40 余项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同年,浙江同花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拥有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人工智能企业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公司以云计算、金融大数据为支撑,构建金融财经知识图谱,采用语义分析、自然语言理语音识别等技术,开发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如 AI 龙头寻宝、AI 三维估值、AI 价值回归等,相比传统产品具有较高的客单价。随着公司 AI 产品的持续推广,未来客单价有望逐渐抬升。

4.png 

3、打造 iFinD金融数据终端,突破细分市场

iFinD 金融数据终端是同花顺旗下一款面向机构客户提供研究、投资决策服务的软件系统,核心功能包括不同金融品种的多维信息,若干宏观行业数据库以及资产管理系统、估值模型等研究工具。同花顺 iFinD 有望凭借价格、服务优势,突破部分细分市场。

在服务方面,同花顺 iFinD 产品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化的功能,以个性化、智能化、流程化、社区化的面貌服务机构投资者。例如运用文本、图像、语音语义的识别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底层金融信息的获取速度;

在智能投研方面,同花顺iFinD 以研究员工作流为出发点,罗列了研究员投研过程中常用的工具,最大化提升研究员利用终端做投研的效率;

在智能搜索方面,同花顺 iFinD 应用 NLP 自然语言解析、意图识别、OCR 图像识别、知识图谱等,结合搜索引擎与爬虫技术打造全金融领域的智能搜索,降低终端学习成本。

5.png 

五、基本面分析

 2月27日晚间,同花顺(300033.SZ)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为35.59亿元,同比增长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1亿元,同比减少11.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7亿元,同比减少14.81%。基本每股收益为3.15元。

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受证券市场波动、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增值电信服务、软件销售及维护、基金销售等业务收入同比去年有所下降。同时,由于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有所增加,导致净利润减少。

回顾过往业绩,自2018年以来公司业绩不断上涨,且与资本市场走势息息相关。考虑到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龙头地位及竞争力;大力研发AI金融技术,赋能增值服务,应用拓展至多场景,未来有望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6.png 

大力研发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实现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总体提升。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搜索、人工智能等领域均有长期布局,拥有较成熟的研发团队;公司关注客户多元化需求,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应用到金融信息服务产品中,通过产品服务迭代,提升用户体验。

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率保持在 20%以上水平2022 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为 7.88 亿元,全部费用化处理,同比增长 40.45%。在技术创新带动下,公司聚焦于机构客户和个人投资者的服务上,近年来盈利能力总体提升。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88.42%,略有回落;净利率为 38.78%,由于研发投入力度加大而有所下降。

7.png

回款能力突出,预收款为后续增长提供保障。公司主要业务采取预收款模式,即个人投资者客户付款,一次性购买一定时间期限的产品与服务,这一款项首先计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然后流转归集至资产负债表中的合同负债(预收款项)项目,此后按产品与服务周期分阶段确认收入。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24.98 亿元,高于营收体量,反映回款能力优秀。截 2022 年三季度,公司合同负债为 11.50 亿元,全部为预收服务费及软件款,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坚实保障。8.png

六、技术分析

日线

9.png

周线

0.png 

日线上,筑双底后反弹,目前处于上升趋势;短期看碰触上方压力位后回撤;

周线上,筑双底后反弹,目前突破第一压力位后调整;

总体上看,处于反弹上升趋势之中,短期有回调压力,可关注回踩后的介入机会。

支撑位115、110左右,压力位128、135附近。

七、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2、AI金融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3、市场活跃度下降的风险

 

 

 

 

免责声明

投资顾问承诺:

本报告来源策略研究中心,本报告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在作者知情范围内,公司与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利害关系。

重要声明:

本文观点由危增俤(执业编号:A0380621040006)陈放(执业编号: A0380619120001)编辑整理。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资讯提供:

杭州顶点财经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证书号913301087996770893】


编辑:策略研究中心
主稿:价值洞察 执业编号:A038062104000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