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业分析
2023/1/5 18:02:29一、事件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新冠用药的新闻频上热搜。继蒙脱石散、诺氟沙星之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也遭到抢购,其价格也随之猛涨。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有网友分享购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经历时称,该药价格从几百元直接涨到了2200元。
在小红书上,很多网友晒出了自己购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经历,价格水涨船高是绕不开的话题。据报道,原本2.5克一瓶的价格是300到400多元,但是网友们买到的价格现在已经到了2000多一瓶。
点评: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不是一个新产品。它又称“静丙”、“丙球”、“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是从健康人群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其名字中的“静注”是指静脉注射。通俗理解,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最常规的使用场景就是在各类重症感染发生时中和病原体(指可导致人体出现疾病的微生物,例如病毒、细菌等),实现抗感染的效果。
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提出了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方式:早期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0.25g/Kg/天,疗程3-5天。钟南山院士和周琼教授发布的治疗方案中也明确表明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部分地区疫情防控部门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列入新冠肺炎治疗药品指导性目录建议清单,用于辅助新冠确诊病例特别是危重症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在ICU治疗的病人,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暂时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危重乃至死亡的概率。但这些药物使用不当会带来不少的副作用,不适合在家中使用,也没有预防作用。
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行业逻辑
1、新冠肺炎治疗需求
目前来看,新冠药物市场有望达到千亿级别,且持续性远超新冠疫苗与核酸检测。据中检院,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短期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终端需求明显提振,2022批签发量持续增长。根据Wind医药库统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2021年样本医院销售额约21.73亿元,同比增长18.89%。从重点省市医院平均销售单价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平均单价在近年小幅上升。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批次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平均单价
2、行业壁垒高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属于血制品行业,鉴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极高安全性要求,我国对血液制品实行全流程严格监管,对单采血浆站审批设立及管理、原料血浆采集、血浆检疫期制度及质量检测、血液制品生产和产品批签发上市销售等均有严格的监管限制,200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谒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通知》,已不再批准新的血制品产业公司。
且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目前还未纳入医保,无法报销。
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于治疗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确切的治疗效果,其效用是普通免疫球蛋白的3倍。2004年以来,该产品需求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2009年以来更是实现爆发式增长。近年来,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价格未有明显上涨,根据历年静丙签发数量以及500-600元/瓶的单价计算,2022年我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市场规模约为79.6亿元。
同时,在国外市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中产值最大的品种,占据血制品市场半壁江山。我国静丙消费量为14.9g/1000人,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100g/1000人),成长空间接近10倍。静丙在我国的用药基数小,需求压制严重;但这也意味着,未来随着供应的补充和医生用药习惯的变化,这些品种有更大的增长潜力。
三、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业链分析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活性成份为蛋白质,其中95%以上为免疫球蛋白。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压滤分离法)分离纯化,去除抗补体活性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血浆采集,采集后的血浆由中游血制品企业加工提取出免疫球蛋白,最后将成品售于下游医疗机构等,最后达到患者。
竞争格局上看,天坛生物为行业龙头,市占率24%;其次为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等。
重点关注个股:
天坛生物600161★★
国内免疫球蛋白分离技术已经十分成熟,1吨血浆平均大约能得到1700瓶静丙,提升空间有限,其产量基本受制于投浆量。所以在短期内,浆站资源及对供浆员的管理、生产规模成为决定企业行业地位的关键。血浆站的数量来看,天坛生物运营血浆站数量为59个,稳居全国第一;2021年静丙批签发最多企业为天坛生物,2021年批签发占比为27%。
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血液制品工业化生产的企业之一,目前共计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等三大类产品, 生产的血液制品在中国血液制品市场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公司下辖五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目前生产规模设计产能达 2000 吨以上,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华兰生物002007★★
公司是国内首家通过GMP认证的血液制品企业,能从血浆中分离提取人血白蛋白等11个品种、34个规格的产品。公司近日表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目前是缺货,公司也在尽力确保生产,一旦有货,还是优先供给医院。
公司现有单采血浆站25家,浆站数量仅次于天坛生物和上海莱士。2020 年在新冠疫情延迟复工复产等因素影响之下,公司全年采浆量与 2019 年采浆量持平,超过 1000 吨,采浆量位于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单浆站平均采浆量超过 40 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上海莱士002252★★
上海莱士整体规模为国内血液制品行业领先,是国内同行业中结构合理、产品种类齐全、血浆利用率较高的领先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上海莱士目前共有上海、郑州、合肥、温州4个血液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单采血浆站41家,采浆范围涵盖广西、湖南、海南、陕西、安徽、广东、内蒙、浙江、湖北、江西、山东11个省(自治区),浆站数量、遍布区域行业领先;产品已经覆盖了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及凝血因子类三大类共计11个产品,是目前国内少数可从血浆中提取六种组分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同行业中凝血因子类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
四、总结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新冠用药的新闻频上热搜。继蒙脱石散、诺氟沙星之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也遭到抢购,其价格也随之猛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最常规的使用场景就是在各类重症感染发生时中和病原体(指可导致人体出现疾病的微生物,例如病毒、细菌等),实现抗感染的效果。部分地区疫情防控部门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列入新冠肺炎治疗药品指导性目录建议清单,用于辅助新冠确诊病例特别是危重症的治疗。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短期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终端需求明显提振,2022批签发量持续增长,平均单价小幅上升。同时,因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属于血制品行业,而2001年之后国家便不再批准新的血制品公司,行业内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叠加我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重点关注目前国内血制品规模最大、在研项目梯队完整、销售渠道行业领先且未来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的天坛生物;采浆规模行业前列、血浆综合利用率高、产品种类齐全,并以血液制品为基,疫苗、单抗业务三轮驱动的华兰生物;以及产品结构合理、产品种类齐全、血浆利用率较高的上海莱士等。
免责声明
投资顾问承诺:
本报告来源策略研究中心,本报告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在作者知情范围内,公司与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利害关系。
重要声明:
本文观点由危增俤(执业编号:A0380621040006)陈放(执业编号: A0380619120001)编辑整理。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资讯提供:
杭州顶点财经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证书号913301087996770893】
-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2016-03-25 09: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