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2022/8/4 14:31:04老龄化下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提升,疫情扰动不改医疗服务长期需求
CXO板块在2020年高基数背景下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增速远超行业平均,尤其2022年Q1再度呈现加速的趋势。虽然十年来医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医保资金压力依然很大倒逼药企升级“创新”,2021年国内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继续提升,全球Biotch投融资持续活跃将持续推升CXO产业景气度。
老龄化下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提升,疫情扰动不改医疗服务长期需求
老龄化下消费型医疗服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疫情发展相对可控,部分民营专科医院2021年营收及利润的增速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由此可见民营医院由于其诊疗项目刚需且具备优越的运营能力使得发展韧性较强。2022年一季度我国多地疫情反复,较大程度影响了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行,预计疫情退潮社会运行恢复正常之后民营专科诊疗需求将迎来反弹。
政策鼓励IVD创新发展,器械带量采购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IVD政策端鼓励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随着DRG/DIP以及器械集采的推进,小企业大概率被淘汰,目前体外诊断中高端领域外占比大,中部及头部国产企业将和国际IVD巨头竞争,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在医保控费大趋势下,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与应用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达到医保高效使用缓解医保压力,降价后减少医疗支出,降低医保支出。
老龄化遇上新医改,推荐“创新”+“政策免疫”与“国产替代”产业链:
当前时点,我们发现在创新持续优化情况下,“创新”赛道内部也出现分化,预计未来创新产业链也将由之前的“策略布局”步入到“抢滩登陆”阶段,真正实现创新放量的公司才有望受益,利好“真创新”产业链;2022年一季度我国多地疫情反复,较大程度影响了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行,预计疫情退潮社会运行恢复正常之后民营专科诊疗需求将迎来反弹;2022年新冠疫情的反复使得新冠体外诊断试剂的需求持续提升,长期看体外诊断(IVD)领域我们认为技术处于成长期且具有国产替代潜力的相关公司将受益于分级诊疗制度下的产业发展。综上,我们维持对IVD&医疗服务行业的“增持”评级,建议关注以下三大主线:
(1)创新药卖水人“CXO”产业链公司:2022年下半年新冠药CDMO将持续贡献业绩。建议重点关注临床CRO龙头公司及后端CRO/CDMO公司。
(2)民营专科医疗服务:国家继续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民营专科医院受政策压制小,建议重点关注口腔医疗、眼科等专科医疗服务龙头公司。
(3)IVD产业链中游化学发光、POCT、分子诊断PCR及下游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受益于进口替代,高端医院市场有望争取份额;分级诊疗等强基层政策引导下,中低端医院市场有望持续实现放量。随着检验需求及ICL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国内ICL行业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药明康德: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
上海地区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恢复,Q2及全年收入增长指引不变。2022年4月及5月,公司持续强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与CTDMO(合同测试、研发和生产)策略有效实施,同时积极配合落实上海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及时制定并高效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仍将实现此前公告的63-65%的增长,2022年全年有望实现收入增长65-70%。
五大板块不断发力,长期成长可期。1)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端到端、一体化”CRDMO商业模式持续兑现:①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R):作为前端漏斗持续引流项目,为后端不断高增奠定基础。②CDMO(工艺研发和生产):“追随并赢得分子”进展顺利,2021年商业化项目达42个(同比+50.0%),叠加新产能不断释放,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2)测试业务(WuXi Testing):①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药械检测全面,后续随产能逐步投产后持续高增可期;②临床CRO及SMO:SMO规模优势显著,同CDS相互引流有望带来新增量。3)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模型储备丰富,随着实验室产能不断扩张,我们预计收入规模有望延续近几年快速增长势头。4)细胞与基因治疗CTDMO(WuXiATU):先发优势享受行业红利,国内增长迅猛,海外疫情恢复后有望重归快速增长轨道。5)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首个销售分成项目申报NDA,有望逐步享受新药成功收益。
康龙化成:国际领先的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CRMO)企业
一体化优势逐渐显现,小分子CDMO业务有望加速发展
历时十七年,康龙化成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打造全球领先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平台,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从药物发现到上市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短期看,实验室化学和生物科学联动发展,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奠定基础;商业化产能集中释放叠加前端项目导流,小分子CDMO业务有望加速增长,为公司业绩贡献强劲增长。从中长期看,公司全流程、一体化的布局的优势有望逐渐显现,并推动临床CRO业务和战略新兴业务快速发展,进一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2022-20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19.83/26.00/34.33亿元,EPS为2.50/3.27/4.3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6/34.8/26.4倍,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实验室化学与生物科学联动发展,CMC服务即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实验室服务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随着实验室化学和生物科学协同效应的加强,一体化服务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进而推动实验室服务快速增长。同时,实验室服务持续向CMC导流,2021年服务的药物分子或中间体1013个,其中临床前项目754个,临床I-II期224个,临床III期30个,工艺验证和商业化阶段5个,项目梯队已形成,叠加商业化产能的陆续释放,有望推动小分子CDMO业务加速增长,CMC服务迈入发展快车道,为公司业绩贡献较大增量。
临床CRO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新兴业务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回顾康龙化成临床CRO业务的发展,公司稳扎稳打,打造独特优势并顺应客户需求,不断加强临床开发所需的技术平台建设,全面丰富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临床开发服务,助力新药审批,预计临床CRO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布局大分子和CGT领域,蓄能长期发展,公司在大分子和CGT领域已初步搭建起具有优势的一体化的技术平台,加之行业高景气,两块业务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进一步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昭衍新药:国内从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最大的机构之一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实现收入2.71亿元(+34.82%YOY);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34.27%YOY);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66.65%YOY),业绩超出我们此前预期。
扣非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订单高企需求旺盛。Q1公司归母净利润受长春百克生物估值变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47.2万元。若剔除各项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未实现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募集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3.40%。此外Q1公司新签订单超十亿元,同比增长超65%,支撑公司后续高速发展。我们认为,NMPA对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指导意见,将加大药企对临床前实验需求。
上游产业链延伸,主营产能持续扩张。公司目前掌握较强的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为了加强实验动物资源丰富度,公告拟收购英茂生物和玮美生物100%股权,增强其他类型动物资源储备。此外,公司在22年将稳步推进扩建苏州昭衍II期工程(约2万平米)、无锡放药评价中心(约3千平米)及多项安评基地建设工程。公司的扩张计划,有助于稳固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海外业务稳步推进,风险抵御能力增强。21年海外子公司Biomere实现高速增长,承接订单约2.8亿元,同比增长75%。该子公司亦为国内业务承接海外订单导流,21年国内公司承接的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00%,至约1.6亿元。公司已在加州投入约6000平米试验设施,扩张海外订单承接能力。我们认为在全球一体化产业链受地缘政治及新冠冲击影响下,扩张海外布局有助于分散订单丢失风险,稳定供应链。
-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2016-03-25 09:39:02